整合资源抓合作 优势互补促共赢
徐水县漕河镇供销合作社
漕河镇位于徐水县南部107国道西侧,毗邻保定市北市区,由于近年来基层社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不适应,导致原漕河镇供销社业务经营基本停滞,将资产全部变现,为职工缴纳了养老保险,成为了一个有人无资产的空壳社。2012年4月,徐水县供销社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在县、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全力推动了漕河供销社的重建工作,通过联合社会力量,整合为农服务资源,建设了全新的漕河镇供销社。
一、整合组织资源,重建新型基层社
近年来,在县社的指导下,漕河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兴办蔬菜产销、奶牛养殖、食用菌种植等专业合作社22个。其中兴农蔬菜、兴源奶牛、伊兰奶牛和金地食用菌四个专业社是当地种植、养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兴农蔬菜专业社注册资金3000万元、拥有新型蔬菜大棚200余个、占地千余亩;兴源奶牛和伊兰奶牛专业社养殖规模在千头以上;金地食用菌专业社种植面积达20万平方米,这四个专业社运作较为规范,辐射带动能力强,在当地农民中有广泛的影响力。为此,县供销社在对辖区内专业社逐一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由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牵头,联合兴源奶牛、伊兰奶牛、金地食用菌、华农天润食用菌等专业社,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管理方式,组建新型的漕河镇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结构,通过了章程、相关制度等,规范了社员权利、义务和运行机制。
二、吸纳农民加入,扩大组织基础
漕河镇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较快,农民组织化意识也较强,但缺乏一个真正建设农业、发展农业、贴近农民,能引领农民共同致富的组织。因此,漕河镇供销社建立以后,就以吸纳农民入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组织、带动作用,使辖区内的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社、农产品经纪人纷纷主动加入,目前已吸纳社员404户,吸收股金380万元,扩大了组织基础,巩固了供销社服务三农的阵地。
三、引领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专业社在种(养)技术、管理经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卖难、价低这个客观难题,始终困扰着专业社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更好的解决专业社农产品销路问题,漕河镇供销社主动作为,积极融入保定市供销社蔬菜直销体系建设,组织本镇专业社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与河北惠友超市、天津津工超市、保定新合作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洽谈合作,形成了紧密产销对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专业社农产品的销售难题。2012年生产销售各种蔬菜达180万公斤,销售收入达到700多万元。
四、积极开展经营服务活动,壮大自身经营实力
新型的漕河镇供销社积极为农民提供基本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服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逐渐显现优势和作用。通过农资团购,一袋二胺就能为社员节省5元,一袋复合肥能节省20元,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免费为社员提供农技咨询、种养殖技术培训等服务,指导社员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有针对性的进行生产管理培训,及时发布农产品行情信息。这些服务措施的开展,不仅降低了农民参与特色产业的门坎,增加了收入,还推动了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乡镇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奶牛规模化养殖等产业;农产品的统一销售,增强了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提高了销售价格,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得到了政府、社员、农户的高度认同,成为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新组织。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