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基层社
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
定兴县贤寓镇供销社
原贤寓镇供销社由于资不抵债,于2001年实行破产改制,改制后无场地、无资金、无人员,该镇也随之成为了基层社空白乡镇。为进一步密切与农民的关系,发挥供销社服务三农的作用,定兴县社按照省、市社基层社组织体制改革相关精神,以该镇传统的蔬菜种植业为依托,以相对成熟的蔬菜种植专业社为抓手,重建了新型的贤寓镇供销社。
一、建立新社,搭建组织架构
1、深入调研,重建新社。为抓好贤寓镇供销社的重建工作,县社多次深入到该镇的各行政村,对当地农业经济特色、农业产业布局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针对当地蔬菜种植规模较大,发展势头良好的现状,最终确定了建立以服务三农,发展绿色蔬菜的新型基层供销社建设方向。此时,华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其在促进绿色蔬菜发展方面发挥的良好带头作用,进入了县社的视野。该社的绿色蔬菜设施采用山东第五代大棚模式,设计合理,性能良好,在发展绿色设施蔬菜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运营也比较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该社负责人常凤华对供销社的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并很快就合作建设新型的贤寓镇供销社达成了共识。2011年11月份贤寓镇供销社成立,并召开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按照相关程序、议程,表决通过了《定兴县贤寓镇供销社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选举产生了基层社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
2、对接专业社,成立联合社。贤寓镇基层供销社成立后,又适时开展了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吸纳展鹏薏米专业合作社、旺达花生专业合作社、金宝农牧专业合作社、金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会员,组建了贤寓镇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截至目前,该联合社共吸纳专业合作社6个,为基层社经营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二、多措并举,全力助推农业产业化
1、推广新种植模式,统一服务标准。由于设施蔬菜是在优型日光温室条件下种植的,贤寓镇供销社积极在入社农户中推广越冬茬嫁接黄瓜接下茬苦瓜、越冬茬西红柿接下茬豆角和嫁接茄子一年两茬栽培等新种植模式,有效的提高了蔬菜种植效率,增加了蔬菜产量。同时供销社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技术、统一育苗、统一检测、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为入社农户提供统一标准的蔬菜种植服务,使广大农户能够安心从事蔬菜管理。
2、扩大种植面积,统一规划小区。针对小户分散经营难以发挥效益、产品质量低难以占领市场的情况,贤寓镇供销社积极扩大设施蔬菜种植规模,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积极开展土地流转、置换。通过开展土地流转、置换,有效整合土地500余亩,为扩大种植规模打下基础。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供销社投资30万元,完成了3000米道路硬化,并协调电力、水利等部门,安装变压器5台、打井6眼、铺设管道5000余米。三是统一规划建设。为便于管理,基层社对蔬菜种植小区进行了统一规划,并为每户协调贷款5万元,建设高效设施蔬菜大棚100多个。
3、实行联户经营,完成商标注册。在发展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贤寓镇供销社积极在社员中推广联户经营。通过大户带小户,党员带群众,把合作社中的种植大户和党员组织起来,向小户、分散户传授技术、提供信息,进行联户经营,实现共同发展。同时为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拓宽销路,供销社已成功注册龙华牌蔬菜商标,并将产品打入了北京、保定、天津等地。
4、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为进一步推动当地蔬菜产业化发展,贤寓镇供销社积极谋划项目,正在施工的智能温室育苗中心项目已被县政府列为贤寓镇的攻坚克难事项。该项目计划投资450万元,建成后的智能温室育苗中心,将内设光、温、水、肥自动控制系统,具有自动升降温、补光、喷灌等功能。通过智能化控制,可精准控制育苗温度在15℃-30℃之间,能够突破季节性因素影响蔬菜育苗的技术难题,年内育苗量将达到1200万株。
三、助农增收,塑造基层供销新形象
目前,贤寓镇供销社已经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一个。2011年实现营业额8000余万元,利税400余万元,为农增收2000万元。通过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广绿色生态理念,有效推动当地绿色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的提升了供销社的社会形象,获得县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
(合作指导处)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