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曦掐指算了算日子,再过一个多星期,自己的银行账户上又会有2.4万元的进账。自从成为新安富民合作社的股东后,他每年都可以拿到一笔可观的年终分红。顾春曦说,拿多余的房权换成股权,收益很可观。当初作的这个决定,现在想来真是明智!
顾春曦是新区新安街道李东村张家桥人,家中老宅在2008年拆迁后,按政策可拿到总面积达270平方米的三套安置房。夫妻俩商量后达成共识:留下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自用,其余的全都折成股权投到富民合作社。“村里很多家庭都分到了三套房,其实哪里住得了呢?”顾春曦说。
搬进新家之后的第二天,顾春曦就痛痛快快地去办理了签约入股手续。“那时正是入股的高峰期,每天去签约的老百姓排成了长队。”此前,富民合作社的每一个动作大伙都看在眼里:首次分红顺利发放、合作社高调成立、一份份宣传资料发放到村、社区,越来越多的人对富民合作社投上了信任的一票。
入股后的房屋,虽然不用顾春曦费半点心思,却带来了好收益。再加上夫妻俩都有稳定的工作,因此这笔收入让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更加滋润。政府托底、3年建设期内最低收益率8%、满三年后二次滚动的实惠政策,让夫妻俩甚是笃定。定期召开的股东代表大会和年终股东慰问信,把合作社的动向一一告诉给百姓:新安花苑一期副邻里中心的商铺拍卖很火爆,青年公社启用的第一幢楼100多间房子已全部租出去……“都是些利好,让人很振奋。”顾春曦一脸幸福地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富民工程列为民生“头号工程”,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其中着重提出了通过大力发展城乡合作经济组织和多种形式的富民合作社,鼓励以产权换股权等形式获取稳定可靠的投资收益,创造条件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新安富民合作社就是无锡基层组织践行民本理念的创新产物,成立富民合作社,既解决了太科园建设期的建设压力,又为拆迁农民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可以流通的生产资料,推动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快速增长。短短几年间,新安富民合作社的总入股资金已超过7亿元,入股户数超过4800户,建成的资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据预测,今年的分红总额将达5600万元,可拉动人均增收2200元。目前,这一类型的富民合作社已从新安逐步推广到新区全境。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市共新建各类富民合作社80家,基本实现了“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东、村村有物业、年年有分红”。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