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山东荣成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点方案之十一)
时间:2004-05-11 00:00:00来源:作者:

       一、基本情况: 
  荣成市供销社由荣成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和荣成市供销实业有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组成。基层社和中心基层社14处,社有企业39处,目前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企业21处,总股本2309.5万元,其中市社1248.5万元,职工股1061万元,分别占股本总额的54%,和46%。 
  自1998年以来,按照体制规范、机制灵活、管理有序的宗旨,大力推进县、基两级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在县级合作社改革上,按照政、企分离的原则,根据荣成市人民政府《关于组建荣成市供销实业有限公司的批复》(荣政字[1999]26号)和《关于印发<关于组建荣成市供销实业有限公司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荣政字[1999]68号)文件精神,依照《公司法》,在原县级合作社的基础上,于1999年成立“荣成市供销实业有限公司”。荣成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市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主要成员是基层供销社,担负着服务“三农”,经营管理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社有资产,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社布置交办的政治、经济任务,负责对内对外债务和企业稳定等工作。荣成市供销实业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对成员企业控股或参股,依法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者的权利等。在基层(中心)社改革上,对原有25个基层社,采取兼并联合、切块买断等方法,将16个弱小亏损基层社合并为5个中心社,并通过职工入股、市联社参股的办法,切块买断部分资产,改制成立有限公司,与基层社脱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现有入股职工373名,设总股本553万元,其中市社336.5万元,职工216.5万元,分别占股本总额的64.8%和39.2%。在市直企业改革上,将原果品公司等16处小、微、亏企业实行合署办公,对其中13处进行了改制。改制后的市直企业共设股本 1756.5万元,其中市社实业有限公司912万元,职工股844.5万元,分别占股本总额的51.9%和48.1%。同时,对原人民商场、中兴大厦等5处资不低债的企业,依法申请破产,已有3处企业于2003年11月正式破产,并用拍卖土地和资产变现所得,还清了所欠职工债务,对职工进行合理安置。 
  通过深化改革,全系统共改造盘活闲置资产30多万平方米,达到4000多万元。偿还职工集资4000多万元。基层社“农资、废旧物资回收、鞭炮烟花”等经营业务逐步恢复,加盟超市经营业务日益红火,企业亏损得到有效遏制,全系统呈现出复苏发展势头。 
  二、改革的具体措施 
  1、荣成市供销合作社。发挥基层供销社遍布城乡网络的优势,搭起六个服务平台,广泛吸纳农民积极参与协会组织建设,着重搞活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购销业务,保证全市农业生产需要,解决好农民的卖难问题。 
  一是搭起花生种植服务平台,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花生加工、出口大户荣成市副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以该企业发起成立荣成市花生协会为依托,大力发展花生绿色生产基地,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与农民签订种植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吸引更多农民参与种植。至2003年底,全市已建立绿色花生基地1.3万亩,有5个镇的7000个农户参与种植。在此基础上,力争三年内将基地扩大到5万亩,吸收种植农民2万户,达到年收购加工花生4万吨、创汇1000万美元,成为全国著名的花生出口创汇基地。 
  二是搭起农资连锁配送服务平台,建立“公司+连锁店+村级站”的三级服务网络。要下大力气打牢农资经营和服务网络,在原有20个连锁网点的基础上,年内再建设2处配送中心。要把农资经营门店办成开放式超市,形成以化肥、农药、种子经营为一体的服务中心。要加大农技知识推广力度,积极与种植大户建立商品和技术套餐服务方式,坚持商品销售与信息服务一体化,通过培训技术员,为农民测土配方施肥,发放明白纸,开展农机具修理等活动,将服务送进千家万户。今后三年内,全市的连锁网点要发展到150个以上,年营业额要由目前1亿元提高到2亿元。 
  三是搭起为渔业、渔民服务平台,按照“公司+渔船”的模式办好渔联社。以荣成市大洋渔业有限公司现有码头、冷藏厂、制冰厂、渔粉厂及30多台运输车辆等各类设施设备为载体,按照“公司+渔船”的模式成立渔联社,为渔民开展泊船、供水、供冰、供油和货物装卸、收购、运输、冷冻、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吸收更多的渔船入社,逐步发展成为渔业、渔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大平台。今后三年内,计划再投资2000万元,修建和改善服务设施,使入社渔船数量要由目前的30艘发展到100艘,年综合服务额要由现在4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以上。 
  四是搭起废旧物资回收营销服务平台,建立“公司+基层+个体户”的收购销售体系。要将新型经营业态机制,引入分散的废旧物资市场。按照“公司+基层+个体户”的模式,以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为龙头,以基层社为依托,吸纳社会个体收购户广泛参与,建立起上下联动的回收网络,最大限度地整合市场。重点要在厂矿、农村建立固定回收点和集收购、贮存于一体的二级中转站,使收购网点遍布城乡,力争两年内恢复回收业务,三年内形成一定规模,年购销额达到1亿元以上。 
  五是搭起轿车配件生产平台,建立“东风汽车+中大公司+协作企业”产业合作模式。在搞好荣成中大汽车服务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合资设立的“东风汽车荣成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班子,抓好投资2.4亿元、占地500亩的“东风汽车荣成工业园”项目的建设,并引导部分供销强势企业进园新上配套项目,以拓宽企业的增收渠道。力争到2006年,汽车工业园项目全部竣工。2004年年产轿车达到5000辆,完成产值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7%和53.8%,以后每年完成产值均要比上年翻一番。 
  六是搭起业态创新经营平台,建立“连锁集团+基层社”的新型经营业态。发挥供销社的资产优势,积极加盟威海糖酒站兴办连锁折扣店,实现经营渠道共享、经营模式互补的现代化经营网络,积极抢占农村市场,重塑供销社形象。在2003年已经建成两家超市的基础上,今后两年内将在6个强镇的基层社分别设立一处加盟连锁超市,以新的经营业态,打造新的发展优势。 
  2、荣成市供销实业有限公司。 
  一是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培植起副食品、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农业生产资料、大洋渔业、建筑安装5大龙头企业。 2004年5处龙头企业力争完成产值和销售收入6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到2006年产值和销售收入要达到20亿元以上,利税达到3000万元以上。二是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利用改制企业经营所得利润,解决全系统历史遗留问题,力争两年内还清所欠职工及社员的集资和股金,保持系统稳定。三是加快推进企业改制步伐。完成储运公司、宁津社等6处企业的改制工作。同时,按照荣成市政府的要求,三年内逐步退出公有股,将实业有限公司的股本减持到30%左右,使企业更具发展活力。 
  三、改革达到的目标 
  通过改革后,形成荣成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荣成市供销实业在限责任公司职责明晰、各具特色的两大组织体系。荣成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通过直属的各基层社,逐步建立起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搭起一系列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真正把供销社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帮助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骨干力量,成为连接城乡经济、促进党和政府同农民的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荣成市供销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公有股权置换,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化企业集团。     
                     2004年4月8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