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建立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要求,结合建瓯市供销合作社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建瓯市供销合作社原有基层供销社14个,市属公司9家。原有在职干部职工1114人,其中基层供销社704人、公司410人,离退休人员485人。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和旧体制机制不适应,近几年来我社按照全国总社提出的“四项改造”部署,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锐意改革。一是因社制宜、因企施策,多种形式分流人员768人;二是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完成以资抵贷954万元,基本解决历史经济包袱;三是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构筑为农服务体系,先后设立了农副产品信息服务中心,领办了水煮笋同业公会、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协会,组建专业合作社13个、村级综合服务站90个、庄稼医院15个、信息服务站5个;四是探索按经济区域组建中心社路子,组建了东游、小松两个中心社;五是积极探索直属企业改革,对原有9家直属企业实施改革,按股份制形式由市社控股、职工参股重组了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整体对外租赁1家,其余5家实行关停并转,撤并管理;六是推进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通过整顿社有网点、吸纳社会力量加盟,形成了以“嘉禾”为品牌的具有86个连锁店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有103个连锁店的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
通过改革,我社现有基层社11个,其中中心社2个;直属公司5个,其中有限责任公司3个。拥有资产5750万元,其中净资产2590万元。2003年实现商品总购进19849万元,同比增长29.11%,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1291万元,同比增长30.72%,汇总利润4.1万元,同比增加盈利8.5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为我社推进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谋求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改革发展中仍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有待深化解决。
二、综合改革目标
综合改革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高举合作制旗帜,以加快发展为主线,积极推进“四项改造”,以转变职能、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市联社;以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社有企业;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引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改造基层社。把改革重点放在理顺组织体系、健全经营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建立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上。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通过三年时间,创新体制机制,按经济区域建社,将现有的11个基层社整合成五个中心社、三个骨干社;建设起具有200个连锁销售网点的农资、工业品、农产品流通网络,全面增强整体实力;构筑起具有200个村级综合服务站、1个信息中心14个信息站、200个信息点、20个专业合作社、3个专业协会、15个庄稼医院的为农服务体系。推进产权多元化、把社有直属公司建设成为本区域的龙头企业。理顺体制,实现市联社职能转变、机构精简,担负起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搭建平台、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职能,努力打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供销合作社。
(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理顺组织体系。
1、理顺体制、转变职能、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市联社。
市联社要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充分履行指导、协调、服务、监督职能,应着重进行:
(1)精兵简政,分流人员
撤并现有科室,设立与市联社职能相适应的合作指导、经济发展、社有资产管理、安全监督、社务管理等职能部门,设置工作岗位20个。参照建瓯市政府机关改革精简人员的办法、要求,采取参与现有公司经营,鼓励创办新企业、内部退养等多种形式分流人员。改革后的市联社机关要做到职责明确,人员精干,运转高效。
(2)社企分开,组建社有资产运营中心
集中市联社经营性资产,组建社有资产运营中心,综合运营社有资产,建立出资人制度,履行出资人职能,致力于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开放办社,壮大合作经济组织
要恢复市联社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制定《成员社入社办法》,吸纳各类专业合作社、涉农协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联合体加入联合社,夯实联合社的社会基础,提升供销社的实力地位。
(4)转变职能,实现功能创新
按照社企分开的原则,市联社主要履行出资人职能和发展供销合作事业的社会职能。其具体职能定位在:
①建立出资人制度,行使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确保社有资产的完整性、合法性和资产保值、增值。监管基层社资产。
②对成员社行使指导、协调、服务、监督职能。组织教育培训。
③组织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统领各类涉农协会、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④引导和加强联合社与成员社、成员社与成员社之间的联合。
2、完善社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大产权多元化改造力度
扭转已改制重组的建瓯市嘉禾农资有限公司、建瓯市嘉禾废旧物资日杂有限公司、建瓯市永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市联社所占股份比例过大局面,加大产权多元化改造。采取吸纳社会资本入股、基层社参股、企业员工扩股,鼓励企业管理层持大股等办法,调整股份结构,使市联社股份控制在51%以内或相对控股,改变市联社一股独大状况。
进一步完善社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建立议事规则,规范操作,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要组建建瓯市嘉禾日用工业品连锁有限公司和建瓯市嘉禾农产品有限公司,使之成为我社在日用工业品和农产品经营的龙头企业,推进经营网络改造,转换经营业态,并逐步过渡到集团化经营,全面提升我社的经营实力,增强经营功能。
3、创新基层社体制,调整基层社布局
(1)坚持合作制原则,以明晰产权、优化结构、增强实力为重点,积极探索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改造基层社。选择条件成熟的基层社,尝试引入股份制进行改造,对社有资产进行评估,澄清净资产总量,以净资产入股。吸收社会资本入股、员工参股,区分不同情况,可以由社有资本控股,也可以由社有资本参股。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基层社,应当剥离债权债务,剥离富余人员。剥离出来的富余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人员费用向被剥离企业筹集。
未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基层社应当在业务经营部门彻底打破“大锅饭”,推行内部股份制经营,搞活经营机制。
(2)继续推进按经济区域建社,调整基层社布局。在现有组建中心社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将现有11个基层社整合成五个中心社,培育三个骨干社,使基层社设置更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同时,要总结、借鉴组建中心社得失经验,不断完善提高。
(二)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健全经营体系
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整合网络资源。通过构筑以“嘉禾”为企业品牌的三大网络,推进连锁,健全经营体系。
1、构筑农资经营网络
以嘉禾农资有限公司为依托,以基层社农资供应点、村级综合服务站、庄稼医院、农资直营店、特约经销点、加盟店为基础,发挥主营公司配送中心的积极作用,形成农资销售网络,并逐步推行连锁经营。在现有86个连锁店的基础上,发展到全市区域内220个连锁店,并实行统一配送,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农资销售网络,与省农资集团“龙得宝”连锁网络对接。
加强横向联合,嘉禾农资有限公司,要通过与厂商联合,县域公司联合,增强实力,把网络辐射到周边地区,扩大市场履盖面,提高市场占有率。
2、构筑日用工业品经营网络
以基层社拥有的商场网点、便利店、村级综合服务站等251个生活资料网点为基础,在乡镇所在地建立小超市,实施“小超市、大连锁”战略,加盟建瓯区域内的大型超市,为恢复我社日用工业品连锁经营打下基础,通过一至三年努力,形成一定数量规模后,由市联社牵头创办日用工业品连锁配送中心,推行连锁经营,打造我社日用工业品经营网络。在打造日用工业品经营网络同时整合现有的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点。
3、构筑农副产品流通网络
以基层社农副产品经营部、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站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集散中心,外联大市场、内联生产流通经营户,形成农副产品流通网络,带动我社农副产品经营。新办农副产品购销龙头企业1个,领办规模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个,设立外设窗口3个。
4、大力发展专业市场
依托当地丰富农产品资源,充分利用闲置的场地和经营服务设施,大力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立农产品销售平台,同时要积极组织牵头创办农资专业市场和废旧物资专业市场。
(三)培育服务主体,构筑为农服务体系
精心培育完善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信息服务站、村级综合服务站、庄稼医院等服务主体,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规范完善和发展专业合作社,创办农产品协会
要按照《专业合作社章程(试行)》和《专业合作社指导办法(试行)》,逐步规范现已创办的13个专业合作社,完善服务功能,培育打造农产品产业链。发挥供销合作社信息、网络、人才等优势,扶植专业合作社在联结市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纽带桥梁作用,助农增收。
巩固完善现有专业合作社,有条件的基层社应当围绕当地发展的特色产品产业,领办新的专业合作社,达到每个中心社至少有2个、每个基层社至少有1个专业合作社。在完善、参与领办专业合作社中可以通过参与中介、入股经营,增强领办功能,实现供销社与专业合作社的共同发展。
市联社在指导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同时要积极筹建农产品协会,协调各涉农部门,将其组建的14个专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协会对接,增强为农服务功能。巩固好现有的水煮笋同业公会。
2、加快村级服务站建设步伐,规范完善村级综合服务站
村级综合服务站是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也是构筑三大网络的基础,要按照省供销合作社《关于加强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的意见(讨论稿)》的要求,巩固完善现有的90个村级综合服务站,力争在三年的时间内通过改造、联办、鼓励农民自办等多种形式使村级综合服务站总数达到200个,力争覆盖到每个行政村。努力把村级综合服务站办成村民购物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成为常年为农服务的窗口,培育出20个示范村级服务站。
3、切实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拓展信息覆盖面
加强市联社农副产品信息中心建设,办好“建瓯农产品”网页,增加信息量、扩大影响力,按照省社对信息站“五个一”的基本要求,加强信息站、点建设。巩固现有的吉阳、东游、南雅、东峰、小桥五个信息站,力争三年内14个乡镇都设有农副产品信息站,村级信息点达到200个。联系农产品龙头企业10个,联系省外农产品主销区批发市场20个,联系专业大户50户,打造畅通高效信息服务网络。加强信息员的培训,提高信息员采集、分析、整理传播信息能力,提高信息质量。加强产销预测预报,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的预测预报,指导产销,力争促成交易额达5000万元/年。
4、建好庄稼医院,开展科技服务
庄稼医院要按照省社“十有”、“五结合”要求建设。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以嘉禾农资有限公司庄稼医院为示范基础,带动各基层社庄稼医院建设。15个庄稼医院都做到有一名专业农技人员开展座堂咨询问诊、开方配药业务;利用黑板报、播放碟片、图书、挂图等多种形式开展农资、农技科普宣传;建立服务承诺制度;基层社庄稼医院应利用电脑视频技术与嘉禾农资有限公司庄稼医院电脑联网开展远程科技咨询,提高服务质量,扩大覆盖面。要创新科技服务方式,大力开展科技赶墟、科技咨询、科技讲座、科技承包等多种科技宣传服务活动,让科技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要整合农产品协会、专业合作社、信息中心(站、点)、村级综合服务站、庄稼医院等为农服务资源,构筑我社为农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以“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创新企业内部运行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包括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重点放在抓好“三项制度”改革,创新劳动用工机制。
1、用工制度改革。建立企业依法自主用工,接受上级社监督的用工机制。因事设岗,定岗定员,节约人工成本。企业用工统称“企业员工”,取消国家干部、全民固定工、合同工的身份界限,实行全员合同制,建立劳动合同化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用工市场化。
2、用人制度改革。要通过建立引进优秀人才和开放用人制度,建立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竞聘上岗的企业管理人员任用制度;建立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制度,形成聚集人才的机制和激励人才积极向上的机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对企业领导、专业岗位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
3、分配制度改革。废除原有的等级工资制度,建立劳动报酬和股份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全面推行岗位效益工资,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岗位价值、个人价值、企业效益挂钩;建立岗位工作说明书制度,明确各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建立员工业绩考核制度,度量员工工作业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分配机制。
4、要制定上级社对成员社的监督、企业内部监督等相关的配套制度,建立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使企业管理步入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
三、加强领导,稳步推进
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繁重,我们将按照总社供销合字[2003]50号文件提出的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发展、坚持合作制、坚持为“三农”服务原则,切实加强领导,稳步推进。
1、主动及时向市委、政府汇报我社进行的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供销合作社新时期的地位作用,普及合作社知识,传播合作社的文化和理念,让社会各界了解供销合作社、支持供销合作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成立建瓯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由主任挂帅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抽调机关有关科室5位同志组成综合改革办公室,具体负责综合改革日常工作,并由党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基层单位要成立相应的改革机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从组织上保障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落实。
3、要积极筹备,周密规划,稳步推进。要尽快制定综合改革方案各部分的实施办法。要广泛进行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营造改革氛围。综合改革既要分段实施重点突破,又要相互联动全面推进,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完成综合改革的各项目标。
四、政府支持,保障改革
建瓯市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列为全国56个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既是一种荣誉也是责任。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市委政府的领导、协调,也需要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此我们请求市委、市政府:
1、由市委、市府组成建瓯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指导组,对我社的综合改革给予及时的指导协调,帮助理顺外部关系,保证综合改革顺利进行。
2、供销合作社要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为“三农”服务宗旨、开放办社、转变职能,打造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其工作领域和对象都离不开“三农”,与农业部门的服务范围有诸多交叉,为便于工作的协调开展,我们请求市委、市府将供销合作社构筑为农服务体系、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大盘子,统筹安排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发挥其在农村小康建设中联结政府与农民的积极作用。
3、市供销合作社机关承上启下,综合改革后将担负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承担政府委托的发展、指导、服务农村经济,构筑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的任务。因此,为确保市联社正常运转,履行职能,我们请求市政府在市联社机关改革后,将其工作人员依照公务员进行管理,其人员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
4、在基层社、社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整合过程中必然会涉及资产过户问题,为降低改革成本,使供销社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我们请求市政府给予协调有关部门给予免除产权过户中的相关税费。
附:建瓯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时间表
二00四年二月二十日
-------------------------------------
建瓯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时间表
重 点 工 作 内 容
二00四年
1、通过各种媒介、形式做好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宣传动员工作。促进系统内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增进社会各界对供销社开放办社、为农服务的认识。
2、制定综合改革方案配套的实施细则。
3、全面启动并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和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工作。
4、启动构筑“三大网络”工作,重点继续推进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建设,市公司、基层社上下联动,培植龙头。
5、完善专业合作社等四个为农服务主体的建设,专业合作社符合条件的要完成按规范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新建村级服务站50个,启动创办行业协会的宣传介绍。
6、社企分开,组建社有资产运营中心。
二00五年
1、直属公司股权结构调整,积极吸纳社会资本等入股;进一步规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全面推进基层社按区域建社、引进股份制改革。
3、着力培育四个为农服务主体,落实行业协会创办工作,并与四个为农服务主体有机相连形成体系。
4、继续“三大网络”建设,突出抓好农产品市场建设,组建嘉禾农产品有限公司、农产品流通网络培育。
5、完成市联社机构改革、出资人监管职责全面到位。
6、总结、继续落实完善2004年开展综合改革的后续工作。
二00六年
1、全面加强“三大网络”建设,重点打造日用工业品网络及连锁配送中心,使“三大网络”及龙头企业初具规模。
2、按《方案》设计目标逐项落实完成情况,巩固完善,补遗补漏。
3、总结综合改革的成败经验教训,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