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荣国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基层供销社的前途在哪里?河北省吴桥县铁城供销社通过兴办辣椒专业合作社,富一方百姓,实现了基层社的体制创新,为改造基层社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立足市场求生存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吴桥县铁城供销社业务经营遇到困难、效益滑坡、资产闲置、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供销社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难道说基层供销社的路已经走到尽头?困惑中,铁城供销社干部职工没有坐以待毙。在市场重新洗牌、新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的新形势下,他们逐渐认识到,供销社在农村不是没有了用武之地,关键是自身的经营体制、经营方式没有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而变化,没有把供销社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供销社要生存,就必须从市场中寻找出路。
供销社的优势究竟在哪里?铁城供销社人展开了不懈的探索。他们很清楚,供销社地处农村,长期 流通领域摸打滚爬,拥有一批从事流通的经营人才和畅通的购销渠道,具有较高的市场信誉,所以,供销社不能脱离流通,优势也在流通,关键是如何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于是,他们利用原有的业务渠道,四处寻找市场。终于,他们从天津某进出口公司了解到,天鹰椒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国内缺少合适的供货基地,货源紧张。经过土质化验与气候条件对比论证,他们发现,这种红色的小辣椒适宜在当地种植。引种天鹰椒,发展红色产业,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当时,他们没有想到,这小小的红辣椒会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产业,成为供销社安身立命、重新崛起的骨干经营业务。
创办专业合作社获新生
1997年,铁城供销社从天津外贸公司引进天鹰椒良种,并派出人员学习种植技术,发动职工亲属、周边村民等500多户试种了500亩。为了牢牢抓住市场,把天鹰椒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他们吸收农户和基层社员工共同组建了天鹰椒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成员主要由两部分购成:一是基层社的职工,主要负责种植技术和产品回收销售;二是农户,主要从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股金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投资股,主要由基层社流动资金投入、场地折价、职工和部分社员的现金投资构成;一部分是职工和社员每户50元的身份股。规定专业合作社盈余在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基金后,按股金分配,用于对占用基层社和社员资产、现金的回报。专业社制定了章程,健全了社员代表大会制度,明确宗旨是引导社员搞好天鹰椒种植和销售,重大事项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完善的专业合作社运作机制,将农民与专业合作社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了专业合作社作用的发挥,为农服务功能日趋完备:一是产前供应良种,种子全部从天津外贸公司和天津种子研究所引进,保证纯度和质量,二是产中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专业社技术人员常年巡回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还专门从天津和山东聘请来两名天鹰椒种植专家进行讲解和示范,并印发宣传材料和明白纸,使农民有了技术靠山。三是解决产品销路,专业社包回收社员的全部产品,通过天津、保定等外贸公司出口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地。
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相适应的机制和完善的为农服务功能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几年来,铁城一带农民种植的天鹰椒年年都获大丰收,平均每亩产量700斤,每斤平均收购价45元,刨去种植成本,每亩纯收入达到2000元,这个数字比种植棉花收益的两倍还多,社员们都乐得合不拢嘴,要求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民也越来越多。天鹰椒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专业合作社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截止到目前,入社农民达到2500户,种植面积1万亩。同时还带动全县天鹰椒种植面积发展到6万亩,每年增加农民收入1.2亿元,天鹰椒成了吴桥县一个新兴产业。
吴桥县铁城供销社通过兴办专业合作社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基层社的空房子、闲院子派上了用场,他们把闲置多年的占地40亩的收棉站进行了改造,投入40万元,改建了19间宿办室、17间仓库,硬化了场内地面,建成了天鹰椒交易市场。来自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客商都吃住在这里,每年通过这个市场销售出去的天鹰椒数量达到1万吨,约占全县总产量的一半。昔日的闲置资产派上了大用场。其次,重新发挥出了原来业务人员的经营才能,铁城供销社现有在职职工42人,除20人继续承包原来门店,经营农资、日用工业品外,其余22人全部参与专业社的经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长期的供销社经营中,培养了丰富的购销经验和善于捕捉商机的能力,专业社成为他们重新施展才华的舞台,由于这些人员的积极努力,保证了全县天鹰椒都能及时销售出去。再者,改善了与农民的关系。过去,供销社主要经营农药、化肥,与农民只是一买一卖的关系,农民不关心供销社的发展,“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了一句空话。现在,农民是专业社的主体,他们从专业社得到相关服务,利益与专业社息息相关,专业社的民主议事和决策制度,以及按股分红和向社员让利的分配制度,都对原来基层社的体制带来强烈撞击,加快了其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走真正合作制道路的步伐。第四,提升了供销社的形象。天鹰椒产业带起了一批专业村和专业大户、相当一部分农民靠种天鹰椒富了起来,专业社几年来向社员让利40多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农民眼里,供销社是他们致富的带头人;在政府眼里,供销社是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供销社的社会形象显著提高。天鹰椒产业成为铁城供销社新的效益增长点,基层社每年直接经营天鹰椒5000吨,盈利50万元左右,从天鹰椒交易市场可获得30多万元的收入。基层社开支有了来源,有了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和医药费的能力,清偿历史包袱的工作开始启动。专业社使基层社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专业社是基层社体制创新的重要途径。
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当龙头
市场经济下,农民作为弱势群体,难以进入市场。市场经济呼唤农业产业化,农民应该种什么,怎么种以及产品怎么销?铁城供销社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产业选得准,配套服务搞得好,把天鹰椒的产业越做越大,不仅实现了自身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彻底改造,找到了一条生路,而且,随着天鹰椒种植规模的扩大,供销社的作用愈显突出,成为当之无愧的天鹰椒产业化经营龙头,为供销社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专业合作社为中心环节,上连市场和企业,下连农户,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农户组成专业合作社后,增强了开拓市场的能力,同销售和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固的联系;另一方面,专业社通过提供服务,使生产稳步发展。专业社成了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抓手,正是凭借这一点,供销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当起了龙头。
为了把龙头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天鹰椒产业做强、做出特色,提高产量和质量,近年来,铁城供销社把标准化生产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他们从良种供应到技术指导,都十分重视生产的标准化、产品的无公害化,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也进行引导和严格控制,并引进了天鹰椒专用药、专用肥,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保证了天鹰椒质量,当地出口日本等国的天鹰椒全部通过了质量检验,销路也越来越广。除了通过天津某外贸公司出口外,石家庄、保定、定州、天津静海等地外贸公司也纷至沓来,敞开收购。供销社每年还带着样品参加全国性的农业博览会、交流交易会,在中央、省、市电视台做广告,吴桥县天鹰椒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外地客商从湖南、湖北、四川几个省扩展到江西、云南、河南等十几个省,固定客户达到上百家。供销社以专业社为农业产业化的切入点,形成了上连外贸龙头企业,购销大户,下带标准化生产基地,中接本地销售市场的产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当地天鹰椒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现在,天鹰椒种植已经从铁城镇扩展到全县的10个乡镇,邻近的河间、栾城以及北京的房山等地也纷纷前去取经,这些地方发展起天鹰椒生产后,销售仍然主要通过铁城供销社来解决,铁城供销社的经营触角伸向了四面八方。
天鹰椒产业的迅速壮大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吴桥县政府明确提出把天鹰椒与棉花、食用菌一起,作为强县三大主导产业。把带领全县农民发展天鹰椒生产的任务交给了供销社,农口各部门、各乡镇做好配合,组织干部加强督导,在良种供应、技术服务、回收销售等方面搞好协调,保证了供销社唱主角。供销社在天鹰椒产业中的龙头地位得以加强,迎来了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实现快速发展的春天。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