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围绕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实行开放办社,广泛吸收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彻底转变供销社的职能,促进我市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切合实际的原则。各乡镇情况不一,发展也不平衡,改革试点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合作网络优势,抓住机遇,突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界限,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发展。
2、“民办、民管、民享”的原则。要突出以农民为主体的思想,按照农民的意愿,独立自主地开展劳动合作、资本合作、技术合作、销售合作等;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重大事项由会员代表大会决定;坚持正确引导,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的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无偿的服务,保护价收购,订单农业,利润返还等办法,让会员享受真正的实惠,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农民“入社(会)自愿,退社(会)自由”的原则。要完全依照农民个人意愿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入退自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归大堆”,防止人为“拉朗配”。
4、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创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根本出发点,突出解决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提供市场信息,应用现代科技,推行农产品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竞争力,特别是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服务,以切实增加会员和农民的收入。
5、坚持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在搞活社有企业、网络的同时,坚持母体合作制不变,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要求,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扩大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通过资本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和社员群众的广泛参与,逐步完善农村社区经营网络,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在发展中增强供销社的合作实力,在发展中树立供销合作社的形象。
6、实行开放办社原则。面向社会实行组织、人才、资本的全面开放,主动吸纳农民经纪人和各类经济成份加入供销合作社,大胆选拔优秀的农民经纪人担任基层社和市社负责人,基层社可由农民经纪人担任主任或副主任。担任供销社负责人的农民经纪人原有身份不变。
三、试点内容及目标
1、青铜峡市供销合作社基本情况:基层供销社10个,直属公司5个,各类经营网点240个,经营面积9万平方米,年供应各类化肥近5万吨,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服务全市50万亩农田,18万农业人口;与市农民经纪人协会联合,成立了各类专业合作社20个,村级综合服务站20个,庄稼医院10个,化肥连锁店36个,235名会员联系全市农民经纪人4000名,年购销额2亿元,助农增收400万元。
2、由市供销合作社牵头,以供销社系统为主体,联合涉农部门、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立“青铜峡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会),与市供销合作社两牌一体。“农合会”以市供销社、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直属公司为紧密层,作为经营实体,为“三农”服务,共同经营、共同承担盈亏;以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站、各专业协会、种养大户、加工贩运大户、涉农部门、信用联社等服务单位为协作互助层,分别经营、分别承担盈亏。
新成立的“农合会”一是积极引进现代流通方式,以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整合基层网络资源,通过连锁经营的机制把社有企业、基层门店、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站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起来,使之成为农村流通现代化的网络终端,使供销合作社在连锁经营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连锁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二是发展“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的龙头企业的改造,逐步探索改造基层社的新路子。三是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以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为基础,联合相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及经营、种养大户,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四是推进开放办社,大胆吸纳各类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加入到供销合作社体系中来,逐步把供销合作社改造成向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以及其它涉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
3、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供销社。
一是对已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的基层社,在完善提高的基础上,采取吸纳农村种养大户、贩运大户、农民经纪人领办、招聘能人创办等形式,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使农民真正成为基层社的主体。
二是对已改制为有限公司的社属企业,以服务“三农”为主要任务,采取积极引进发展联合经营、代理制和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整合系统经营网点,吸纳个体、私营等经济组织加盟,构建新型的为农服务网络。
三是市供销社在发挥“指导、协调、监督、服务”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向经营服务型转变。切实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职工持股,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真正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
4、服务内容。一是信息互通,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及技术培训,交流经验,利用“供销合作网”、“农副产品信息网”和政府的科技网,提供网上信息服务;二是科技引导,依靠涉农部门的农技、科技站所提供技术指导;三是资金融通,依托信用联社、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提供贷款担保服务,设立农民合作基金进行自我服务;四是业务指导,由农资有限公司提供生产资料服务,由农业龙头企业负责订单农业,同时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加强各合作经济组织社务管理,帮助推销农产品,做到服务有序、有效。五是政策协调,反映社员与农民的要求和意见,争取政府支持和保护。
5、组织方式。“青铜峡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属社团组织,有投资股的成员社(基层社、直属公司、涉农部门企业)和身份股的成员社(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两类,为了体现民主管理,由所有成员单位推荐代表组成社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并由大会选举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主任是农合会的法定代表人,选举产生后报市政府备案,并在民政部门登记。“农合会”设立三个职能部门,分别为科技服务部、财务信息部、综合购销部。“农合会”工作人员大部分由市供销合作社人员兼任。
6、实现的目标
以服务“三农”,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致力于统一组织和规范全市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发挥联结党和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全市城乡经济健康发展。
四、改革试点工作步骤
1、成立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人民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供销社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经贸局,农业局,畜牧局,科技局,信用联社等单位,办公室设在市供销合作社。
2、近期工作规划:一是在乡镇的配合支持下,对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摸底调查,提出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情况及负责人情况。二是起草关于申请成立“青铜峡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请示,呈报市人民政府审批。三是起草关于成立“青铜峡市农村合作经济社团组织”的函,报送民政局备案。四是起草“青铜峡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章程。五是起草关于吸收“青铜峡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员单位的通知,推荐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名单,推荐理事候选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候选人名单,上报审批。协会筹备成立时间拟定在2004年上半年。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