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市供销社有直属公司9个。至2003年底,资产总额8607万元(原值,未评估),负债总额8989万元,负债率104%。2003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实现销售收入10145万元,实现利润19万元,与上年同期增加14万元,增长73.6%,亏损单位5个,亏损面积达16.7%。全市供销社系统职工总数为635人,其中在职285人,分流下岗350人,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离退休人员781人,其中离休35人。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办社宗旨,按照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提出“四项改造”的工作思路,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各项改革。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我市供销社系统开展以减债、减员、减负为主线的产权制度改革,至目前为止,全市供销社系统独立核算单位30个,已进行体制改革的单位19个,改革面达63%。基层社21个,已进行改革的18个,改革面达85.7%。已与企业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职工735人,占改革前总人数的51.9%。处理变现社有资产偿还银行债务近1000万元。实现无债务的企业7个,已与银行割断债务关系的企业12个,这些实质性的改革,为供销社的减负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充分发挥市联社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胆引进试植毛豆新品种,并获得成功,填补了冬季市场的空白,创出海南冬季种植毛豆第一例。在此基础上,以发展毛豆产业为突破口,采取市场订单+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民结成产销联盟。采“两垫”、“两定”、“两包”的服务方式,先后创办6个毛豆产销专业合作社。在此同时,成立了琼海市毛豆产销协会,入社农户近400户,社员1300人,种植面积2000亩,年创产值200多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120万元,实现农民增收我发展的“双赢”经济目标。全系统盈亏相抵,连续五年盈利。2003年被国家人事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全国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二、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中发[2004]1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批示精神,围绕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充分发挥供销社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综合改革的目标
以脱胎换骨的战略性调整与重组,着力解决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体制包袱、经济包袱和人员包袱。立足“三农”,面向社会,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切入口,探索开放式的新的联合模式和发展路子,创建崭新的合作经济联合体。在自我扬弃、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中实现供销合作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实现供销社改革的最终目标,办成真正的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一)积极探索开放式的、新的合作制有效地实现形式,推进基层社的改革与发展。
基层社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两个5号文件精神,坚定把基层社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方向,坚持合作制原则,紧紧围绕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因地、因社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多条途径,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体制创新的供销合作社新体制。
1、大力发展新的合作经济模式,积极兴办专业合作社。全市21个基层社,按经济区域撤并后,新设立12个中心社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积极领办好毛豆、玉米、辣椒等各类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加强农村合作经济大联合,大合作,加强与农民,特别是种养大户,运输大户的联合与合作,并积极创造条件,在自愿、民主的基础上,组成农村经济合作社,并以新组建的农村经济合作社逐步取代原有的基层社,形成一村一品,一品一社,一镇一社,(即:一村种植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创办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镇组建一个农村经济合作社),使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骨干作用。
2、对已失去服务和竞争优势,勉强维持经营的基层社,可以在清亏核资和妥善安置人员的基础上,撤社留店或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其归属,划归新组建的农村经济合作社管理。
(二)按照产权明晰和建立出资人制度的目标要求,以产权多元化改造社属企业。社属企业是供销社实现其办社宗旨,服务“三农”、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和经济基础。社有企业的改制,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把解决生存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1、全面推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社有企业改革、改制,整体置换放开搞活。社有企业改革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企一策,以“三个有利”为标准,不搞一刀切。对有发展潜力的生资、副食、土产先置换,再重组。对竞争性强,没有优良资产的贸易、蔬菜、工贸先歇业,后处置。在歇业期间房屋出租收入抵缴社会保障金,职工的生活费按照歇业前支付办法实行。整合优良资产把社有企业办成市联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2、社有企业改制后,由市社控股职工参股,重组有限公司的经营模式。
3、改制企业彻底转换职工身份。由改制后的企业留用原企业职工,一律由企业与职工协商,签订新的就业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企业给职工一次性经济补偿。
(三)积极推进市联社机构改革,切实强化其职能。
为适应基层社和社属企业改革后发展和规范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的需要,市联社要按照中央、国务院两个5号文件精神,市联社退出政府序列后,按照“强化为农服务功能、提高为农服务水平”的要求,实行社企分开。依据中央国务院两个5号文件精神,参照省联社的定位及各省、市开展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作法,市联社是隶属市人民政府,从事供销合作社经营监管工作的事业单位,依照公务员管理。对系统是行业指导者和管理者,是农村合作经济联合组织的组织者,参与者与服务者。
市联社职能、任务是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负责研究制订市域合作经济事业的发展规划,对本市域内基层供销社及各类合作经济负有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服务。负责筹措发展合作经济事业的扶持经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为协会的工作;市联社与所属企业实行社企分开的体制,市联社对所属企业行使社有资产出资人职权,监管社有资产,并按出资额依法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但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以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承担政府授权对供销合作社经营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购销;烟花爆竹的归口经营,废旧物资、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统一经营及食盐的委托专营,协调本系统内外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四、发展思路
1、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事业的发展,与农村合作经济戚戚相关,只有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了,供销社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供销社要紧紧抓住助农增收这个中心,围绕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积极落实市场订单,引进新品种、示范新品种、推广新品种、发展新品种,拓宽产品销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对入社的农户实行“两垫、两定、两包”的扶持方针,把生产、加工、销售联成一体,组织千家万户农民走向市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导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自愿、民主、自治的原则,组建市农村合作经济联合组织。
2、用现代经营方式改造供销社传统的经营网络。
(1)构建现代经营网络: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以发展主导优势产业为基础,按照谁有实力谁牵头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界限,以资产、产品、网络为纽带,以市场订单,合同等多种形式,重构市、基、村连为一体的商品销售服务网络。构建农资经营网络:以改制后的市农资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建立起完整的农资配送体系,充分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上联省农资公司,下连基层、乡村、生产基地,把市农资公司建成配送中心,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及生产基地建成连锁配送点,并逐步地把个体经销大户及其他服务网点,纳入连锁、配送体系中来,形成有效参与推动农业产为化经营的农资供应网络体系。构建农副产品购销和食用碘盐供应网络:改制后的副食公司除了做好全市食用碘盐市场供应外,要积极创造条件,要从解决农民买难卖难,助农增收入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发展路子,把千家万户的农产品生产与千家万户的城镇消费连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营销体系。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构建烟花爆竹经营网络和废旧物资回收体系:烟花爆竹是国家授权供销社专营的特殊商品,市土产公司要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和主渠道作用,大胆探索多种联合方式,与省公司为依托,构建全市烟花爆竹合作经营、配售调剂体系。大力发展代理配送,连锁等现代营销方式,改造现有的经营网络,巩固、提高经营水平,市土产公司对自设的零售网点实行直连锁,对社会其他零售网点实行特许连锁或挂牌连锁经营。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市土产公司统配各乡镇、基层社货源的连锁配送网络。废旧物资也是供销社的主要业务之一,要在市土产公司现有的废旧金属回收代购站加强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增设回收网点,扩大回收品种,促进我市废旧物资回收业务有一个新的突破。
五、政府的配套措施:
为了支持市联社搞好社属企业、基层社的改革、改制工作,市政府在以下政策给予扶持:
(1)供销社将部分社有资产折算为安置费用,或有偿转让其他企业和个人,换取安置补偿资本。
(2)经批准,企业可将旧房经评估后,按评估价值进行内部房改;也可用非规划内闲置土地为无房户职工建房,并以房改费抵下岗职工安置费。
(3)变现资产安置职工的企业,可享受下列政策:企业改制过程中,土地等资产过户无视同交易,免征土地增值锐、营业锐和交易费。原划拨土地改为出让地,补办土地出让手续,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免收土地转让金,变更土地用途所交的地价款,用于企业改制补助,办理房产过户时免交契锐。资产评估,财务审计,产权交易(拍卖)、法律服务、变更登记、土地使用权和房产过户,破产企业的诉讼费等,属商业性收费的按最低标准减半收取,属行政收费一律免收。企业所欠的社会保险费滞纳金及利息可以挂帐,由企业承担,不影响职工继续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企业自筹和集资建房所缴纳的房改基金,可返还企业用于安置职工。
(4)职工下岗分流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原供销社的国家正式职工享受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同等待遇,在进入新的用人单位就业之前,以城市居民身份继续参加社会保险,与原企业脱钩,保龄连续计算。
(5)解除劳动关系职工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
六、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组长:陈大钊(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王祖强(市政府办副秘书长)、梁昌卫(市农业局局长)、冯增浩(市联社主任);成员由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地税局、工商局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冯增浩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叶丁波、林尤旭担任,办公室设在市供销社,具体负责综合改革的日常工作。
七、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工作步骤:
第一步:资产评估,摸清情况。第二步:变现资产,整体置换。第三步:整合资产,发展新合作。
(二)时间安排:
1、在今年下半年完成资产评估,摸清家底。
2、在2005年上半年完成两个置换,即:社有企业、基层社职工实行身份置换后,全部实行企业合同用工制,不再保留职工身份。
3、2005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半的时间整合资产,领办好毛豆、玉米、辣椒等各类专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社。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