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经营管理
辽宁省台安县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试点方案之四十六)
时间:2004-06-04 00:00:00来源:作者:

       一、基本情况 
  台安县社产权制度改革以后,有企业53家,企业职工3500人,其中县直公司39家,基层供销社14家。1998年全系统依据十五大精神,以“四项改造”为重点,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县直公司采取股份合作制、兼并、租赁、分割出售、整体出售、歇业的方式;基层社实施依法破产的方式,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一是解决了历史包袱。县直公司按台委发[2001]39号文件和台政发[1997]42号文件规定的标准、基层社按《破产法》进行分配,转换职工身份3000多人。通过破产、整体出售等资产重组、整合,化解经济包袱3000多万元。机关内部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人员由36人减至24人。 
  二是调整了经营结构。其一,强化优势业务经营,把经营重点放在农资、废品、烟花爆竹、饲料加工等生产经营上,培育了台珠饲料、金色谷农资超市2个骨干龙头企业;烟花爆竹、废品经营实行无形资产租赁,目前废品经营网点由过去的15个发展到34个,年销售额由几千万发展到1.5亿元以上。其二,发展专业社、综合服务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站55个。其三,按照现代流通方式,加强了农资、医药连锁经营,现已发展连锁网点59个。三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基本上完成了县经纪人协会和乡镇17个分会的组建工作。四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按照县政府的要求,县社对转制后的企业继续实行监管。从主体关系上是一种发展上宏观指导、社有资产和政策上监督、生产经营上服务的管理关系。 
  通过综合改革,改变了供销社的面貌,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2003年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5.5亿元,利税实现474万元,工业产值实现2.6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比改革前的97年分别提高70%、10%、73%。 
  二、综合改革的工作思路 
  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化“四项改造”为主线,以开放办社和服务“三农”为原则,以发展新型经营业态和推进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以加强农资、日用工业品、废品回收、医药、烟花爆竹、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载体,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全面提升合作经济的实力和为农服务水平。切实转变县级社职能,逐步把县级社改造成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在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统筹城乡经济以及农村全面奔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主要工作思路是:以工业思维抓农业、以城市思维建农村、以科学思维育农民、以市场思维兴百业和加速城乡一体化的一元创新理念,坚持因企制宜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在母体紧持合作制不变的情况下,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实现多种形式的改革。 
  (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加强新型网络建设。 
  1、尽快完成达牛供销社的破产资产竞售工作、黄沙等五社的破产资产分配和职工身份转换工作。 
  2、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对目前操作不规范,运行不完善的转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切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正确处理好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关系。明确权利和义务,形成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运作机制。 
  3、坚持先破后立,在县乡村着力办好“五大中心”,发展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村合作组织指导中心,要发挥导向作用,对种、养、加等产业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进行有益的指导,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教育培训中心,要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兴农富社战略,以招聘方式,广聚社会良才,加强对全县农民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技能、社区服务等知识进行专业培训,努力培育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民;服务“三农”信息中心,要与全县经纪人协会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微机联网的形式,对广大农民提供产品市场价格、市场供求、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指导其生产和经营;物流配送中心,坚持农民需要什么物资就提供什么物资,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千方百计保证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农产品销售服务中心,采取与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和大中城市超市连结、外地设点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加强集约化经营,促进“三农”产销两旺。在县内优选1至2个乡镇进行试点,逐步推广,使全县各镇(场、区)、村屯都有“五大中心”,切实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主要由县、乡、村各级合作服务组织构成,上下贯通、纵横交错、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网络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专业社。 
  一是,以金源农副产品公司(挂靠企业)为龙头,加强粮食外贸出口工作,组建产销一体化的专业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形成龙头企业+专业社+农户的发展格局。 
  二是,以台珠饲料公司为龙头,组建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专业社。通过专业社,实现“供雏、供药、供料、技术指导、成品回收”五到户。 
  三是,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兴办年产2800吨的干红葡萄酒厂。以酒厂为龙头,组建酒葡萄生产专业社,形成“龙头企业+专业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计划发展生产基地2000亩,带动农户50户。 
  四是,依据台安县水网多、水产资源丰富的特点,以新华农场为重点,大力发展水产品养殖专业社。 
  五是,按照台安县发展绿色农业、郊区农业的要求,以高力房镇、西佛镇为重点,积极组建蔬菜专业社和肉食鸡养殖专业社。 
  六是,通过经纪人协会,组建台安镇花卉生产、销售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七是,在建立其它专业社方面,也应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相应组建专业社。力争实现一业一社、一社一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以推进经纪人协会工作为重点,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一是,经纪人协会要重点投入人力、物力,加速发展。主要是提供优惠政策、办培训班、发放经纪资格证书、数据库的建立、信息网的运作、建立经纪人之家、设立农产品展厅、产销洽谈、建立产销点、制定年度指导性发展计划,为经纪人排忧解难等,壮大经纪人队伍,切实提高农民经纪人和广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根据台安县15大主导产业和县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在综合改革期内建立以粮食、蔬菜、瓜果、肉鸡、蛋类、水产养殖、苗木花卉、工艺品等行业分会,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坚持“开放办社”的方针,深化县级社改革,将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更名为县合作经济联合社(以下简称县社)。要切实转变职能,积极领办经纪人协会,创办各类专业社和综合服务社,按照“五台”战略(工业台安、生态台安、资本台安、人文台安、洼地台安)和扶持政策整合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使其变成县社的成员社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三农”服务的指导中心、培训中心、配送中心、信息中心、销售中心,打造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以及其它一切涉农组织的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把县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三)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做大做强做精连锁经营 
  1、以发展“两社一站”为基础,通过出资人身份、行业协会,多年积累的经营渠道、合作伙伴和丰富的经营经验整合现有的经营网点。 
  2、坚持合作制的原则,面向全社会实行组织、人才、资本的全面开放,积极引导并吸纳经济实力强、市场带动能力大的个体经营大户、农业技术人员、科研单位以及涉农协会或组织,组建以产权多元化为主体的新型经营网点,并通过相关的扶持政策,使其加盟系统内的连锁经营网络之中。 
  3、以台安县梅园新区改造、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契机,利用供销社现有闲置资产,积极兴办专业市场。通过招商引资,加大上项目的力度,大力创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废旧物资回收市场、鞭炮烟花、日用工业品和医药连锁配送中心。充分利用各乡镇集贸市场和农村小城镇改造,采取自办、联办的方式,加以综合利用,使其成为具有较大承载能力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4、依托“三个市场二个中心”,打造旗舰,开展连锁经营。 
  一是,以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为依托,充分发挥金色谷农资超市的作用,采取设立采购配送中心、乡镇“两社一站”连锁、分销、连营销售终端、会员加盟、总代理、总经销等多种形式,形成上连农资生产厂家和上级农资公司,下连“两社一站”、配送中心、庄稼医院等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网络。 
  二是,烟花爆竹连锁网络经营,要以县烟花爆竹经营企业为龙头,在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形成县企业(批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