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中上游,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阆中市供销合作社在经历一系列改革阵痛后,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对原有资源进行整合,培植龙头企业,发展“一社两店”,打造基层经营网络,带动基层社改造与发展,经济效益和为农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打造龙头,整合资源
农村基层流通服务网络的建设,关键要有龙头企业的牵引和带动。在三年多的实践中,我们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整合现有资产、产业和人才资源,采取由市联社社有资产控股,基层社参股,自然人入股,引进知名品牌,加盟大集团等多种形式,先后组建了“四川省阆中盛达经贸连锁有限公司、阆中邦力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阆中盛达经贸农副产品公司、红旗连锁营销公司、百瑞日杂烟花爆竹连锁有限公司及晨宇再生资源回收连锁公司”,培植了初具实力的五大网络龙头,为推进我社基层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五大体系”,联接基层网络
引进现代流通方式是改造农村基层服务网络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实践中,我们按照“龙头牵引、产业支撑、网络载体,上下联动” 的思路,运用连锁经营方式,以改造整合后的五个公司为龙头,以基层社及其所有经营网点为载体,积极构建上下联动、城乡贯通的经营网络体系。我们本着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的原则对700多个基层社经营网点和已出售、出租以及其它愿意合作的社会网点进行了整合,并与龙头企业实现了对接,构建了“农资、农副产品、生活资料、烟花爆竹、再生资源”五大经营网络体系。
一是推进农资连锁网络体系建设。2003年,我们在强力推进阆中供销农资连锁网络建设的同时,努力实现与省邦力达农资连锁集团公司对接,形成了以邦力达为龙头,以10个基层供销社为载体,以620个乡村连锁经营网点为基础,自上而下、自成一体的农资连锁网络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化肥和农药、种子配送中心2个,区域二级配送站10个。自2004年以来,年销售各类农资商品均在6万吨以上,占本市农资市场份额的90%以上,是推行农资连锁经营前的2.5倍。
二是推进农副产品经营网络体系建设。我们以农副产品公司为龙头,以生猪、棉花、生姜、中药材、茶叶、蔬果等骨干农产品为重点,推进农产品经营网络体系建设。例如,我们以10个生猪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建立万头优质养殖场,引导养殖大户建基地,并与我市食品经营集团公司紧密合作,建立了农产品经营网络,年经营生猪近30万头,有效地带动了当地优质生猪产业的发展。
三是推进生活资料经营网络体系建设。引进“成都红旗连锁”品牌及先进营销方式,组建红旗连锁营销公司,以日用消费品经营为主线,在阆中城区发展生活资料经营超市和便民店5个,盛达经贸连锁公司乡、村连锁店47个,将优质农产品及地方优质特色产品引入超市,在架设城乡流通桥梁,搭建生活资料配送下乡、农副产品进超市服务平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今年,我们将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以阆中红旗连锁营销公司为龙头,以全国总社“新合作公司”联合扩张为契机,以建立“城区标准超市、乡(镇)连锁店、村级加盟店”为目标,与农村基层社的各类经营网点对接,巩固、完善全市生活资料连锁经营体系。
四是推进烟花爆竹连锁网络体系建设。在安监、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组建了“烟花爆竹连锁经营公司”,建立配送中心,以10个基层供销社为载体,组建了10个连锁经营站,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对系统内外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逐步进行改造与整合,形成上下一体、城乡贯通的烟花爆竹连锁网络。
五是推进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我们以报废汽车经营为重点,通过龙头公司的连锁改造,以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为连接,以基层供销社为载体组建连锁经营站,构建再生资源经营网络体系。
三、拓展服务功能,发展社区综合服务社
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庄稼医院、村级服务社及乡、村中的其它公益性经营实体等资源,在做好农资供应和日用消费品销售的基础上,围绕农民生产、生活、文化等多方面需要,组建社区综合服务社,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柏垭供销社的“富乐庙社区综合服务社”集农资店、农家店、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化娱乐、科普阅览、农副产品收购、农村体育健身等为一体,通过多层次、全方位服务,已成为四个村1.3万农民的政治文化中心,生产、生活服务中心,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心,“利民、为民、便民”的前沿阵地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窗口。同时通过供销社的连锁经营和网络化经营,实现综合服务社规范化发展,成为供销社农村现代连锁经营网络的终端。社区综合服务社的建设有效地净化了农村市场环境,改善了村容村貌,丰富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为供销合作社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四、建立“三农”服务中心,做大做强中心社
我们发挥中心社的牵引和组织作用,按照乡(镇)或经济流向建立“三农”服务中心,将其注册为中心社分支机构,使供销合作社的服务辐射到各乡村,达到激活社有资产、激活社有资金、激活经营人才、激活经营网络、激活经营业务的目的,增强了基层供销社的生存能力与为农服务的实力。2005年我们在千佛供销社进行了组建“三农服务中心”的探索。按照“自愿合作、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原则,将农资、日用工业品、农副产品等经营户及畜牧、防疫、农技服务、农村医疗等机构组织起来,在重点乡镇或农村人口集中、经济流向集中的集散地建立“三农”服务中心、在村建立“三农”服务站,将“三农”服务中心(站)注册为基层供销社分支机构,逐步与龙头公司对接,形成公司专业服务于基层社,基层社综合服务于“三农”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分类服务于“三农”服务站,“三农”服务站全方位服务到农户的“四级服务链”。千佛供销社“三农”服务中心的建设实现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基层社体制创新的有机结合,塑造了供销社的良好形象,提升了供销社的地位。
此外,我们还积极打造合作经济服务平台,吸收社会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加入供销合作社,扩大并夯实供销合作社组织基础。2005年,我们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江南基层社先行开展试点,按照“自愿、民主、合作、互惠”的原则,以基层社为依托,将辖区内各类专业合作社、社区服务社、经营大户组织起来,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按照社团法人注册登记并进行规范化建设,由会员民主选举产生组织机构、制定章程和相关制度,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共谋发展的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县联社职能转变。
近两年来,我社作为全国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按照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提出的具体思路、目标和措施,结合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工作实际,在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打造供销合作社基层服务网络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将乘这次会议东风,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四川省阆中市供销合作社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