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总社《关于开展“新网工程”建设及民主监督工作专题调研活动的通知》(供销监办字(2008)1号)要求,我社制定了调研工作方案,组织力量对我区系统“新网工程”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和主要作法
我区供销社系统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是在总社提出“四项改造”任务后,从我社农资集团公司实行农资连锁经营开始起步,以后逐步推开、不断拓展,特别是2006年总社作出实施“新网工程”建设工作部署后,全区各级供销社思想重视、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按照“扩张、规范、提高、延伸”的工作方针和“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发展思路,通过龙头带动、系统联合、城乡互动、迅速扩张,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有全区性和区域性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近30家,建立各类连锁经营网点2.25万个、配送中心190个,形成了农资、棉花、果业、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边销茶等连锁经营网络,经营网点已覆盖全区80多个县(市)、600多个乡(镇)和3600多个行政村,培育了“农佳乐”、“新合作·家佳乐”、“金昌农”、“新果连锁”、“惠农实业”和“阿克苏供销农资”等一批在区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连锁经营网络品牌,方便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改善了农村的购物、消费和市场环境,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增强了全系统的经济实力,改善了供销社的整体形象,在为“三农”服务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作法是: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加强指导协调。
实施“新网工程”和连锁经营,对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供销社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要快速、全面推进,必须加强领导和指导协调,并首先解决系统上下的思想认识问题。为此,我社在2006年初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及专门的工作机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通过其它多种形式,深入宣传、阐述“新网工程”的重要意义,使各级供销社和社有企业领导充分认识到,推进“新网工程”,是供销社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也是供销社发展的基础、联合的手段、竞争的资本和形象的展现,是供销社生存之需、发展之要,是关系供销合作事业兴衰成败的“心网工程”和“兴亡工程”,进而增强了系统上下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信心。有针对性地适时提出了“扩张、规范、提高、延伸”的工作方针和“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举旗占位、快速扩张”,“先扩张、后规范,边扩张、边规范”,“多整改、少新建,多加盟、少直营”,“上下对接、内外合作、联合发展”,“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和“多元化投入、市场化动作、企业化管理、连锁化经营”等一系列原则、策略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全系统的“新网工程”建设,形成了快速扩张、发展的态势。
(二)确定目标任务,层层考核奖励,建立激励机制。
为扎实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各地、各企业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系统“新网工程”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工作任务,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县(市)供销社和各基层企业。我社根据考核验收标准和具体办法,每年都对各地、州(市)供销社和区社控(参)股企业“新网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对完成工作任务、成绩突出的单位,在全系统的年度工作会议上与其它工作一并进行表彰奖励。2007年,我社拿出52万元资金,对“新网工程”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奖励。各地州(市)供销社和我社控(参)股企业,也对完成任务好的县(市)供销社和各基层企业实行考核奖励,从而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全面推进“新网工程”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上下内外合作,发挥多方优势,形成联合发展格局。
我社系统在“新网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视并积极实施系统上下、内外的合作与联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农资集团公司建立的全区性的“农佳乐”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天岳”边销茶连锁经营网络、“吉庆”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新合作·家佳乐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建立的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以及一些地州(市)供销社建立的日用消费品、农资、盐业等连锁经营网络,都是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资源和品牌优势,通过对各县(市)供销社企业和基层社的经营网点进行改造而建立起来的。我社新合作·家佳乐公司在推进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建设中,一方面与总社新合作商贸有限公司实行了联合重组,形成了全国连锁的统一品牌;一方面与各地州、县市供销社和基层社及私营个体户合作,对其网点进行改造,迅速建立了一大批乡镇、农村的连锁加盟后;并且,针对公司商品配送能力薄弱和网点发展快、战线长、管理工作薄弱的情况,充分利用各地的日用消费品批发商向农村配送商品的优势和当地供销社便于管理的条件,与他们合作投资建立配送中心,共同发展连锁网点,达到了“三赢”的效果。目前,我社“新合作·家佳乐”公司已与各地供销社和日用品批发商户合作建立配送中心17个,在乡镇、农村合作建立连锁加盟店3100多个,通过联合与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低成本快速扩张。
(四)抓好示范样板,加强学习交流,实施以点带面。
在实施“新网工程”特别是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建设中,针对一些地方缺乏经验、无从下手的情况,我社系统通过深入调研,一方面对工作走在前面的地县供销社的好作法、好经验,通过信息简报等形式积极宣传推广;一方面对其工作进行重点指导帮助,使之形成示范样板。在此基础上,分别召开了两次全系统“新网工程”建设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一些地州供销社也以这种方式召开本地区的现场观摩交流会。通过观摩学习、经验交流、典型引路、示范推广,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取得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五)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争取优惠政策,借力促进发展。
我区系统积极参与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担了重要任务,发挥了骨干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三年多来,我区供销社系统有近20家社有企业被商务部批准为试点、承办企业。这些企业依托已建立的连锁经营网络,严格按照商务部关于“农家店”建设的有关要求和规范,采取有效措施对遍布乡镇、农村的农资和日用品经营网点进行全面改造或设点新建,截至目前,全系统通过自治区经贸委和商务部验收的“农家店”累计已达到3856个,占全区通过验收“农家店”总数的80%以上,其中农资“农家店”2197个、消费品“农家店”1659个。各级供销社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仅获得了国家对“农家店”建设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区供销社系统农村连锁经营网点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了“新网工程”发展。
我区供销社系统的“新网工程”建设,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区的“新网工程”建设与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需要、与内地先进省区供销社相比,还存在差距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州市县对“新网工程”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网络建设在地区和各网络间发展不平衡,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滞后;已建成的连锁经营网点加盟多、直营少,控制力不强,配送中心布局不尽合理,配送能力差,网络运行和管理不规范,质量和效益不高;各地在网络建设上自主创业意识不强,自有网络品牌少,存在对上的依赖性;双向流通、综合服务的“宽带网”建设步伐缓慢,服务内容单一,运营效率不高。
二、加强“新网工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针对我区供销社系统在“新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加强和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连锁经营网络“六统一”管理,努力提升运营质量和经济效益。
发展“新网工程”,“六统一”规范管理是关键,在扩张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重点发展易于管理、又有效益的直营店,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加盟店,形成“直营带加盟”的运作模式;加强配送体系建设,通过自建、联建来提高网络的商品配送功能、运营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突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各地州、县市已形成的经济圈为中心,积极发展区域性连锁经营网络。
新疆幅员辽阔、地广人稀、运距过长,推进“新网工程”不能仅靠一个龙头带动、一个网络覆盖,关键在地县两级供销社及社属龙头企业的自主创业,因地制宜,借势发展;积极培育龙头和品牌,打造适合当地的区域连锁经营网络,逐步形成“蜂窝式”发展格局,条件成熟时再实施更大范围的网络对接和联合。加大对南疆三地州和32个边境县“新网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抓住天山北坡经济带超前发展和环塔里木盆地及伊犁河谷特色林果产业升级带来的市场契机,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步伐。
(三)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四大网络建设。
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我区丰富的粮食、棉花、林果和畜牧业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要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就要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这个平台,使农民生产的产品顺畅地销售出去或经贮运加工转化后销售出去。而我区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恰恰是“新网工程”建设的“短腿”。各级供销社要在农副产品特别是果品市场体系建设上,深入调研、认真谋划,对现有市场进行改造、整合、扩建,有条件的要积极新建,力争几年内在大中城市和主产区,办起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带动能力的区域性综合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果品市场。要充分利用全国供销社系统的市场资源,积极与内地中心城市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对接合作,将我区的大宗农副产品分销到内地,缓解运销瓶颈和农民“卖难”问题,促进我区农产品顺畅销售,为农民增收和四大基地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以规范提高为重点,继续加强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设。要对已建的连锁网点特别是加盟店进行规范、提高,切实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益;要以地县城市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级为重点,创立自有品牌,构建连锁经营网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增强控制力,扩大影响力。要坚持直营带加盟,积极整合资源,改造农村经营网点,扩大网络覆盖面。把现代超市、便利店办到乡镇、建在农村,把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送到农家,改善农村购物环境,提高农牧民生活消费水平。
3、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大力加强再生资源市场和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各级供销社要采取有力措施,下大力气抓好再生资源市场和回收利用网络建设。要努力取得当地党政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争取废旧汽车拆解业务和再生资源市场管理授权,清理、整合、规范各种回收站点,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筹措和争取政策扶持资金,兴建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牵头组建行业协会,开展加工利用业务,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的新突破。
4、技物结合、综合服务,继续做好农资连锁网络的经营。要对已建的连锁网点特别是加盟店进行规范提升,强化管理,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要向尚未建点的空白区域和行政村继续延伸,充分发挥农资主渠道作用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使农资供应工作更加贴近农村,方便农民,平抑价格,保障需要,综合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四)大力培育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和网络品牌。
各级供销社要采取扶优扶强、靠大联强等措施,通过企业改制、联合重组积极组建和培育不同类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自治区供销社各直属单位要继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扶持地县供销社做好龙头企业培育和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工作。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强化连锁经营企业和网络的制度建设、质量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培育网络品牌,塑造企业形象,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新网工程”跨越式发展。
(五)加强系统内外的联合与合作,继续实行“开放办网”。
系统内要推进联合与合作,共同组建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充分利用系统原有的网点设施,通过改造、整合,加快建设步伐;与各地各类商品供应商要加强联合与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组建配送中心,提高商品配送功能;系统外网络之间也要实行联合与合作,通过靠大联强和融合发展,小网络对接大网络,大网络整合小网络,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
(六)进一步推进双向流通、综合服务的“宽带网”建设。
各级供销社要加快“宽带网”建设步伐,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双向流通、综合服务,提高运营效率,使各经营网络既能把各种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顺畅、便捷地供应到农牧区,满足农村需要,又能把农牧民生产的各种农副产品销往城镇,解决“卖难”问题,丰富城镇居民生活内容,使各类连锁经营网络成为高效、宽域的综合服务网,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