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百姓话题之八
“农民工”的称谓是一种歧视叫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用工制度发送更了巨大的变化。从农村富余出来的劳动力进入各个行业,被称作农民工。在中国这个等级制度延续多年的社会中,工农商学兵原本有明显的区分,原本农民就是农民,工人就是工人,称谓区别很明显。农民工的叫法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对农民的歧视?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历史,农民脱离土地或做官或经商或务工或从军,从来没被称作农民工,谁先提出了这一称谓,已不好考证,但是,国务院正式文件就这么叫法,《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文件称:“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甚至今后很长的时期内,没有农民工的假设不敢设想。农民大量脱离土地向非农产业过渡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对现有用人制度的挑战,是社会变革的前奏。
同样是农民子弟,经过不同的途径脱离农村,称谓各不相同。学习优秀经过考试或分配进入机关或事业单位的被叫做公务员或专业技术人员,经过职业技术院校或技工学校培训后到企业工作的被叫做技术工人,涉足商界有成就的被叫做经理或董事长,傍大款的叫二奶,性自由工作者叫鸡~~不一而足,为何没有被称为农民工?显然,农民工的叫法是不科学的,是一种歧视性叫法,应该立即予以纠正。
树立与时俱进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执政根本,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朋友是当务之急。尊重农民尊重劳动者应该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时尚。
“农民工”这个称呼应改改
农民是指长期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农民工”其本身的意义也应该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而现如今,“农民工”这一称呼却完全脱离了这一词的本身含义,变成了具有农村户口的人在城镇参加非农业工作的人,这就又涉及到了农村户口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农村、农村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小视,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等问题有了一个质的改变,然而,对于大多数的城里人来说,一提及农村,还是有一种看不起的观念。那么,“农民工”这一称呼显当然就有这一问题的存在。现在,一些省正在探讨着取消农业户口的问题,户口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身份的证明,叫什么、住在什么地方等。而现存的户口,农业、城镇户口却成了一种等级的标志。“农民工”这一称呼不免即成了一种等级标志的称谓。所以,在探讨取消户籍时,应该先改改“农民工”这一称呼。不妨用以前的一个称呼“民工”,人民的工人。
房价成本公开不能靠“商量”
对于购房者而言,当然希望能够明明白白购房,免得被"宰"上一刀还以为捡了便宜。但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购房者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就这一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同志3月11日表示希望消费者了解商品住房价格构成主要构成,以及明明白白知道所买房子的价格构成,"如果哪块高了,你们可以跟他们商量"。此话一出,引起网民热烈反响。
不过,开发商会跟购房者"商量"吗?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明,开发商不会傻到主动自曝真实成本。去年一些地方闹得沸沸扬扬的退房潮,有的购房者买房不到一周,甚至缩水20%,如果他们知道成本构成,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之前关于房地产有无暴利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商品住房成本信息不透明。在高房价的掩盖之下,开发商利润究竟有多少,其中房地产领域的腐败成本是多少,公众根本无法知晓。在房价高得离谱,超出大多数居民实际购买力的情况下,购房者只能抱以观望态度,另一方面一些开发商不愿意把房价降到合理价位,这必然造成楼市交易清淡。
受制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住房的民生保障特性,很多购房者需要用一生的积蓄来买房,因而不能简单把住房当作一般商品对待。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当市场不景气时,开发商一般会采取降价促销回笼资金,但如果开发商宁可房子卖不出,也要维持高房价,并寄希望于政府出台救市政策,这就说明房地产市场已经出了问题,是不健康的。早在2006年,江苏盐城就曾公开过首个房价成本,清单涉及近百楼盘,后来也不了了之。另外再参照一下限价房的销售价格,不难发现,普通商品房价格虚高成分很大。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在高房价的成本中有一部分是腐败成本。
对于房价成本构成,应该来个"公开没商量"。相关主管部门有必要制定相关规定实行强制性公开,而且作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在获取房价成本构成信息上具有购房者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果开发商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反对,那么地方政府就没有理由推出各种救市措施甚至拿出地方财政来补贴购房者,从而为开发商人为制造的高房价埋单。
建议公开房屋成本
“我们希望消费者、购房者能够明明白白地知道所买房子的价格构成,如果哪块高了,你们可以跟他们(房产商)商量。”前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住房保障问题”专题采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给消费者分析房价构成时,称各地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土地成本。此语一出,齐骥副部长立即遭到网友猛烈炮轰,有网友甚至建议齐骥改名叫“齐商量”,称“与房产商讲价”无异于“与虎谋皮”。
网友:讲价无异“与虎谋皮”
“这是什么道理,买房嫌贵可跟房产商商量?房子涨价房产商给谁打招呼了?”网友“猫地湾”一上来就很不客气地问道。网友“orangejiang”也直呼:“这是哪一国的副部长?从火星来的么?”还有网友调侃称,记者不厚道,老是挖坑给齐副部长跳。
不少网友认为,齐骥副部长这番话简直是“何不食肉糜”的翻版。“我都想和他商量让我当住建部副部长”。网友表示,如果是齐副部长买楼,肯定有商量的空间。但普通人与开放商讲价,无异于“与虎谋皮”,“知道不行还叫百姓去商量,你真够狡猾的!”甚至有网友直接调侃道:“我想买房,想请你们帮我去谈,请给电话号码,我去找你们!谢谢了。”
网友“王卯卯”说,自己倒真想跟开发商讲讲价,可是“人家开发商能买我的账吗?”他表示:“如果售楼小姐性子好,可能给我个白眼就算了,那个嘴巴厉害的,兴许还会来句‘没钱来买什么房呀?一边去一边去,别在这儿捣乱,妨碍我做生意。真是的,一早开门售房,就遇见这么一个神经病。’得,我房子没买成,还成神经病了,这不是成心添堵嘛?齐部长,这年头玩笑可以开,但不带这么忽悠人的,这样我们也太显得我们百姓白痴了。”
建议:房屋成本尽早公开
在一片骂声中,有理智的网友建议,既然房价是由开发商决定的,可否请建设部每年定期公布全国各城镇的土地价格供购屋者参考,保障购屋者权益。
知名网友“五岳散人”就表示,如果连住建部都没有具体数据的话,消费者如何能清楚地知道房价的构成呢?“让开发商告诉我?估计没戏。让政府公布楼盘的价格构成?没听说过。”
由此,网友总结认为,只有尽早促成开发商逐条公布房屋成本,大力压缩土地成本,剔去土地竞拍、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的腐败成本。与此同时,政府能够提供足够多的保障房和廉租房供消费者选择,方可救消费者于房价重压之下,方有消费者与开发商讨价还价的余地,否则,“一切都是画饼充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