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汕头日报》报道: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近年来,汕头市着力推进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发展,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推进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了全市所有镇村,今年参合率达到95.94%。
近年来,我市加大对新农合的财政扶持力度,去年落实专项扶持资金2452万元,救助资金134万元,工作经费98万元,实现了省、市、区(县)、镇配套资金及农民个人缴交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统一纳入专户收支核算,确保了农村合作医疗的正常运转。为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我市逐步提高参合农民保障水平、扩大受益面。据统计,2007年全市参合农民因病住院获得补偿的有44203人次,补偿金额逾1亿元。今年,我市各区县进一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比例,龙湖区、潮阳区试行农民参合两档制。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将部分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费用纳入大病统筹补偿范围。金平区、濠江区、潮阳区推行新农合定点医院即时补偿的做法,进一步方便群众,扩大受益面;澄海区、潮南区也正在积极筹备即时补偿的工作。
据了解,随着农民参合率的提高,我市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今年内,各区县力争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参合农民在区县内住院实行即时补偿。同时,我市将加强资金监管,严格审核,防止骗取、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现象,确保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此外,还将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完善费用控制机制,降低医疗成本,纠正滥检查、滥用药、滥收费等不正当行为。2009年,我市将力争在全市建立起制度巩固、管理规范、覆盖面广,具有相当保障水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村所有常住人口都得到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