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学术园地
净化水源保护水质的卫士——芦苇
时间:2010-12-27 14:56:51来源:作者:

 

初一生物第二章告诉我们: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的作用。那么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保护环境的工具是什么呢?

 

周末,我随爸爸的自驾游旅游团队穿越黄河口湿地,幸运的获得了圆满答案。

 

远远地望见,雪白的芦花似万顷波涛汹涌向前,丹顶鹤、白头鹤、白鹳和无数叫不出名字的禽类不时翱翔栖息。风景真美啊!爸爸若有所思的问我:“王瑜,10年前我来过这里,那时到处是盐碱滩。你知道现在这么优美的景色,是靠什么来实现的吗?”我百思不得其解。  爸爸的同学在东营利津县工作,特地陪我们来看湿地。他是芦苇湿地的专家,说起芦苇,他侃侃而谈。

 

芦苇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占体重的4050%,纤维长度1.31.8毫米,具有净化污水、涵养水源、改良土质等重要作用。芦苇叶片营养丰富,可作饲料,根状茎入药,有解表、利尿之效。芦苇还是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编织或铺建房屋。

 

   芦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它的适应性很强,生态幅度广,在中国自东部沿海滩涂到西部大陆性内陆湖沼,从南部亚热带到北部温寒带,均有大面积生长。芦苇抗逆性强,具有良好的净化活力和很强的耐污、耐碱性;由于它是挺水植物,可与多种微生物共生吞噬细菌,通过芦苇湿地可以把上游被污染的河水引到芦苇湿地进行处理,发挥芦苇湿地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他还递给我刚买的一份《东营日报》,一段文字映入眼帘:芦苇是大自然赐给人类净化水源保护水质的卫士。芦苇通过“光合作用”可以调解空气温度和湿度,制造氧气,消音隔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此,东营市自2006年开始,在黄河口实施了芦苇生态工程。大面积发展芦苇种植,以苇治污、以苇净气。到2010年,这里已拥有苇场80余万亩,年产优质芦苇30万吨。芦苇使当地80多万亩盐碱地翻起了绿浪,每天约有3000万立方米生产生活废水被芦苇“消化”掉,每年可节约治污资金3000万元。

 

    我不由得对挺拔的芦苇肃然起敬。在返回平度的路上,我们又经过新河化工产业基地。这是平度是充分借助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青新高速开通等重大历史性机遇,调整产业布局,沿青新高速集中打造“一线三区”、构筑“百里经济长廊”的全新举措,化工产业基地的发展将成为平度承接青岛市外迁企业转移和化工产业集群的青岛化工新城,更将成为平度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尤为可喜的是建设者们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把保护环境当作重中之重。盐碱滩上芦花飘荡,一望无垠的芦苇迎风起舞,成为净化水质的“钢铁长城”。在我的家乡长乐镇,当地政府非常重视种植芦苇,新建成的淄阳河20万立方米拦河蓄水工程,500余亩芦苇对水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河水清清,白鹭翔集,鱼游浅底,成为休闲的良好去处。

 

   沿途,我们还看到了泽河、大泽山水库、双山水库。这些湿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在保护人类生态环境方面作用同样不可小觑。随着工业文明化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三废”日益增多,保护环境净化水源成为世界性难题。解决这些难题是有解的。解决的工具就是芦苇。但这些湿地周围芦苇却少的可怜。三五成簇孤单地在寒风中摇摆,部分水域水面很脏。建议城市管理者、开发建设者、叔叔阿姨和市民们广泛种植芦苇,保护水源,美化环境,让青青芦苇使平度更加亲水、更加宜居,更添魅力吧!这是文明和谐平度的题中应有之意!

 

 

 

青岛平度市实验中学初一16   王瑜

 

青岛平度市实验中学初一16   王瑜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