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学术园地
搞活农村合作医疗要引进科学机制
时间:2013-02-18 00:00:00来源:中国农资供销网作者:张海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2005年度的审计报告中指出,一些地方医疗费报销比例偏低,影响农民受 益程度,由此明显抑制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这种情况与北京大学一个课题组的调查相互吻合。

  北大课题组经过4年农村调查发现,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大多数地区报销额度仅为30-60元, 而西部地区更低,只有10元。而很多药品在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的实际价格在扣除报销额度后,仍然高于药 店的价格。因此严重阻碍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造成相当多的农民有病不治、大病等死的窘境。一个病人 拖垮一个家庭的事情屡屡发生。

  让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保证农民能得到基本的医疗和 保健,其中合作医疗的报销资金又是关键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加入合作医疗的农民报销医药费额度较低 ?李金华指出了主要原因:国家对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没有具体规定,中西部地区合作医疗基金规模较小, 一些地方担心基金超支,一些地方对外出农民工医疗费报销限制较多。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当然是对症下药。政府对农民报销医药费额度有一个具体标准,而且根据东西部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应当有一个地区差异。也就是富裕地区可以报销高一些,贫穷地区可以报销少一些。一 切按当地实际收入来衡量。

  由于担心基金超支,一些地区限制农民的报销,因而农村合作医疗还有结余费用。国家审计署审计调 查的20个县(市、区)中,中西部15个县(市、区)截至2004年底,合作医疗基金结余1.19亿元,占基金 收入的50.6%.因此更应当拿出来让农民报销医药费,当然需要给出一定的比例和报销原则,这才可能增加 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不过,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农村合作医疗最大的问题是要引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建立和发展高效、 公平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因为,今天的新型合作医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或特点,即公民合办。这种合 办有多个方面,包括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地方性社区组织以及医疗服务组织。这些方面的合作才能共同 完成对农民的医疗保健服务。

  但是,目前的新型合作医疗仍然是由政府大包干管理,不仅管规划、管融资,还直接管操作、做监管 。虽然这样的管理有其好处,如统一操作和便于管理,但是也有缺陷,比如合作医疗制度的效果不容易得 到体现,甚至效率低。医疗资金报销低得不到迅速解决就是典型表现。由于政府对合作医疗的报销没有做 统一规定,合作医疗就不敢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农民报销医疗经费的额度,不仅造成农民难以报销医疗费用 ,抑制了农民加入合作医疗,更造成了合作医疗资金的趴窝,也是资金的浪费。实际上是一种三重损 失。

  对这种情况需要引进科学的机制来搞活农村合作医疗。比如,江苏省的14个县、市进行多年探索,引 进了一种第三方管理模式,即商业保险机构负责医疗基金的筹资和运营管理。这套机制实行的是征、管 、监三权分立的方法,政府负责基金征缴管理,保险公司负责业务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农村合作医疗业务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管理的好处是,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比如,农民 报销医疗费的额度问题,可以迅速反映给保险公司,从而得到调整。由于商业保险公司管理的透明性和专 业性运作,还可增加农民对合作医疗的信心,促进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