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报道
金融支农 大有作为
时间:2009-10-30 09:06:4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马帅
到温岭的第一天,我们就拿到了一张表格———

“温岭合作银行贷款结构情况统计表”,详细列出了该行各项贷款的有关情况,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金融需求的一些特点。

表上数据显示,贷款余额的17.7%是1万—5万元的贷款,13.74%是5万—10万元的,而44.84%是10万—50万元的,1万元以下的只有0.9%。可以看出,在温岭这一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已经不再停留在传统小农经济的形态上,而是向产业化、合作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土地被集中使用,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了,一部分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另一部分兴办各类小企业,因此,做好微小企业贷款也是新形势下金融支农的重要内容。

我们在温岭市大溪镇念母洋村做的抽样问卷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在中午的烈日中,我们走村串户,向村民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50份。问卷结果显示,65%的被调查者曾经贷过款或者需要贷款;在需要贷款者中,有85%左右所需的金额在5万元以上,其中用于农业生产和创业的比例基本相当,都在40%以上。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得农民对金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而农村金融需求的加大,既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商机,也给农村金融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农村合作银行,就像开在村头的‘小商店’一样。”温岭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王先德的这一观点,显示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一个新理念。

农村合作银行像“小商店”,有两层意思。

第一,说农村合作银行像“小商店”,是指单笔生意都很小。每笔贷款总额可能只有几万元、几十万元,毛利也不多,但仍然需要人跑,需要了解贷款人的情况,需要做风险控制,单笔利润小,成本高,做的是薄利多销的生意。同时,农村合作银行资本金相对少,抗风险能力较弱,小额贷款正是其优势所在,要立足小额贷款,深度开发这一细分市场。浙江的实践证明,当地针对自然人和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发生风险的概率很低,即使有少数贷款发生坏账,由于单笔数额很小,对银行经营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这种贷款结构正适合农村合作银行。特别是随着小额农贷险的推出,小额农贷的风险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转移。

第二,说合作银行像“小商店”,是说合作银行需要像村头巷尾的“小商店”一样,“店”里的人对村里的情况、社区的情况非常熟悉。农民抵押物少,所以对贷款人个体的评估就非常重要。村里谁的信用好、谁勤劳,家里有几亩地、有几只鸡,合作银行的相关人员需要一清二楚。同时,通常来说农民对新的金融知识和金融服务手段接受速度较慢,这也要求合作银行的员工与农民之间相互熟悉,相互信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合作银行就是要做农民的“好邻居”。

村头的“小商店”虽然本小利薄,但要灵活多变,不断适应当地的环境,商业上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才能持久地开下去,既能让“商店”赚钱,又能有效地为当地人提供服务。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小商店”开到农民周围,也期望财税等相关政策扶持这些“小商店”的发展,为“三农”提供更充分的金融服务。

浙江的采访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农村经济的运行形式在变,农民的金融需求在变,农村的金融服务方式也在变。“像开‘小商店’一样开银行”,正是浙江农村金融与时俱进,随着当地经济形态变化而变化的一个缩影。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